查看原文
其他

一场纽约演唱会让艺人与主办方双输,谁能心安?

2018-04-01 吴童 音乐财经

 

演出推迟一小时、表演期间艺人多次离场、乐队配合出现失误、主办方发表声明言辞闪烁、艺人至今未公开发表声明人品遭质疑……3月24日杨宗纬纽约演唱会结束后,由于未达活动预期效果,引发观众集体吐槽,同时也引来国内诸多网友的热议。

 

演唱会海报

 

这天,杨宗纬“世界还小”纽约演唱会在纽约上西区Beacon Theatre剧场举办(据宣传包括Bob Dylan、Rolling Stone和King Crimson等在内的知名音乐人都曾在此演出)。不过,演出并未按照歌迷原先的设想举行,首先是原定于晚7点开始的演唱会直至7点40分才允许观众入场,而到杨宗纬上台开始演出已接近9点。

 

除了演出时间的推迟,引起观众不满的还有此次演出的质量。据到场观众反映,当晚杨宗纬从晚上8点50分开始演出到10点25分演出结束,从头至尾只完整演唱了7首歌曲(另有13首为不完整的清唱),唱罢主角便匆匆离场。与此同时,演出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忘词、乐队配合失误等等的问题。

 

一份来自微信公众号“纽约君”的当晚演出流程时间表

 

据了解,本次演唱会的主办方独立谣(Inchant)是在纽约成立的一家志在推广独立音乐的综合文化品牌,团队成员由纽约当地的华人留学生组成。进行中国歌手在北美地区的演出主办和推广是其主要业务之一,其在2017年3月还曾主办过老狼的“爱已成歌”纽约演唱会,本次杨宗纬演唱会也是该团队第二次举办类似规模的演出。

 

事件发生后,独立谣首先在北京时间25日中午对此事发表两则简短回应,第一则回应写道“艺人团队在演出前临时决定临时缩短演唱时间,而在此之前演唱会乐队一直无法拿到歌手上台表演之部分节目表(歌单)”,以及“艺人团队决意当晚飞离纽约,所以必须匆匆离场”,在表达自己付出全部努力的同时,也承认了双方团队之间的配合存在问题。

 

25日的两则回应

 

而在北京时间26日上午发布的一条回应微博中,独立谣又承认了自己的失职,原因在于“未让到场观众得知具体演出流程”,“未安排工作人员疏导观众离席”,以及“导致陪同人员的签证出现问题”。与此同时肯定了杨宗纬团队的努力,并开放了观众投诉通道。

 

26日回应

 

关于本次演出的签证问题,杨宗纬此前就在个人微博上表示,只有自己能够前往纽约,而团队工作人员的签证出现了问题,如果情况得不到解决有可能自己也无法成行,请歌迷“继续观望”。不过演出当天,他还是如期出席,随后便出现了开头一幕场景。

 

杨宗纬微博

 

按照目前状况看,主办方虽然发表了声明,并留下投诉链接表示会有补救措施,但依然有相当一部分现场歌迷表示并不接受主办方声明中的解释说法,并要求主办方作进一步补偿,甚至有歌迷自发成立了“退票群”。另一方面,这一事件也使得杨宗纬的艺人形象受损,尽管在微博评论中对粉丝表达了抱歉,但到目前仍未正式发布公开声明,被一些观众认为是“不敬业、耍大牌”。

 

歌迷评论

 

针对此次事件,音乐财经专门联系到主办方询问关于事件是否会有后续进展,独立谣团队联合创始人于小艾表示目前还在与多方进行沟通处理,同时表示“事件牵扯环节较多,所以由于法律原因合同细节暂时不便透露”。

尽管此次事件的受关注程度和影响程度有限,但这依然值得我们思考,本次事件问题究竟出在哪个环节?在演唱会举办的过程中,合作双方如何才能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若出现类似情况,艺人经纪团队和主办团队又应该各自承担哪些责任?

 

在音乐财经看来,本次事件主要存在着权责分工不明、主办方经验不足和危机公关意识不足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权责分工不明

 

活动能否按照合同有效执行,核心基础在于合同规范程度,若合同不规范不全面,便会导致双方都会存在风险。一份完善的合同,需要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才能最大程度避免意外状况的发生。

 

一般来说,合同对于双方的权利义务应有明确规定。譬如,对于本次事件涉及到的表演曲目问题,应该在合同中有所体现,此次现场出现曲目增减(清唱),也非常可能与合同中缺少相关规定,导致后续主办方题词不及时、乐队与艺人配合失误等情况有关;而关于签证问题,在合同中也应有明确针对演出问题(现场演出安全,延时或演出者无法出席等情况)的应急预案,同时在合同中明确双方关于违约责任的权利义务:如果没有按时并保证完成履行,违约一方要负怎样的责任等等。

 

同样的道理,如果合同中缺乏对演唱会内容和演出效果详细的约定及出现意外情况的解决方案、或概念模糊,同时也缺乏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那么出现类似事件时,除非主办方或者艺人方面主动承认演出问题、愿意补救,否则消费者维权难度很大,最终伤害的还是歌迷的利益。

 

二、主办方经验不足

 

对于风险的预估缺乏判断,导致最后艺人团队签证无法成功也实际和主办方有很大关联。而在演出前的宣传中,主办方实际在营销推广过程中还存在着夸大表演性质、未能按照海报宣传内容组织演出的嫌疑,因而导致歌迷承受了较大的心理落差。

 

主办方在演出前对演唱会所做的宣传

 

于小艾也表示,当时现场情况混乱,加之海外办唱次数少,观众人群组成复杂(整个美国、包括加拿大等地以及本土的铁粉都会飞往纽约观看表演,海外华人群体组成也包括企业家高管、留学生和早一代的移民等),都给演出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而这,也更加要求主办方更好地考虑到每个环节的细节问题,对风险做好的预估,规避不利因素。

 

三、危机公关意识不足

 

在本次危机公关方面,双方在出现问题后都不同程度出现了缺乏迅速反应的问题。对于独立谣团队来说,虽然在第一时间发布了回应声明,但明显缺乏更有说服力的说辞,在第一篇回应当中表达出对于艺人团队的失望某种程度也会触发艺人粉丝的不满,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而26日声明中的说辞也明显存在与第一次声明不相符的部分,承认了是自己的“失职”,这种闪烁其词也增加了外界对于团队的质疑和不信任。

 

而在另一方面,杨宗纬团队也缺乏良好的“善后”工作,缺乏对于艺人形象的维护。事件发生后,有不少评论文章都直接将矛头指向了杨宗纬本人,而且作为站在台前的主角,被当做批评对象也成了自然而然符合逻辑的事情,形象难免受损。在这种情况下,艺人团队更应该采取措施维护艺人的形象。

 

如果独立谣和来自伯克利音乐学院的伴奏乐队借助杨宗纬的名气办好了本次活动,本应是一个双赢的局面,独立音乐技能得到推广,杨宗纬也为自己的海外演唱会添上“与Bob Dylan等巨星在同一个音乐殿堂表演”的纽约行经历。但遗憾的是,这样的愿景并未实现。

 

音乐财经找来了上海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杨诚律师对本次事件进行了咨询。杨律师表示,对于活动主办方来说,演唱会这一类型投资潜在的风险因素多种多样,包括场地租赁问题、政治原因、歌手档期、薪资交付等,都关乎一次演唱会能否顺利呈现和最终收益。前几年,因为上述问题导致演唱会延期,甚至直接取消,让数百万、上千万投资打了水漂的现象不在少数。

 

说到底,本次事件受伤害最大的还是歌迷。在演唱会中,歌迷在买票后实际上是跟演唱会主办方订立了合同关系,所以从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而言,歌迷在购票时一定要仔细阅读票务说明中的相关信息,以免发现与内容不符的情况无计可施、问责无门。对于海外消费者来说,美国的维权途径和力度相对国内而言更为完善,TicketMaster上的投诉服务、better business bureau都是常用的维权渠道。而在近年来随着相关机构对演艺行业的管理日益完善,国内歌迷到消费者协会相关主管机关投诉也成为一个较为有效的维权方式。

 

实际上,如果把视野扩充到文化产业的其他领域,甚至其他行业,类似的例子并不少见。重要的是从业者应当如何提高自身专业度,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随着国内艺人更多地在海外办唱,如果能从实践中吸取经验、加强危机管理,对主办方来说可以有效降低组织的潜在危机和隐性成本,也有助于产业更健康持续的发展。


本周轮值编辑:李禾子

微信:lhz_940107

邮箱:hezi.li@chinambn.com


博览会|16大主题高峰论坛,百位海内外嘉宾,多位重磅音乐人演讲,小鹿角·音乐财经博览会正式开票


演出观察 | 华语演出在美呈几何式增长,亏得多赚的少,年轻演出商如何突围?

数据集装箱 | 2月中国音乐演出市场观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